搜索结果

NG:揭示水稻抗高温和适应环境温度的分子机制
时间: 15-05-21 00:0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组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上又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 功克隆了作物中第一个抗高温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在水稻演化史以及抗高温育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Natural alleles of a proteasome α2 subunit gene
中科院Nature Genetics发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进展
时间: 15-06-09 00:00:00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NRT1.1B基因变异导致了水稻亚种之间硝酸盐利用的差异。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8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储成才(Chengcai Chu)研究员。其研究组主要以水稻为材料,开展农作物源库互作和产量构成
降低稻田碳排放,大麦基因来帮忙
时间: 15-07-23 00:00:00
降低稻田碳排放,大麦基因来帮忙                               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丘陵地区,向南一直延伸到印度平原和东南亚热带雨林,一块块的水田是这些地区最为典型的农耕风貌。而这些总面积达十余亿亩的水田中种植的水稻,是这片集中着近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地区最为主要的粮食来源。 水稻田靠产出稻米滋养着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同时也因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促进着全球变暖的进程
水稻籽粒大小调控机制
时间: 16-03-10 00:0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团队在水稻控制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 功克隆和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粒长与千粒重的关键基因GLW7,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及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于3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    水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形成了适应不同
Gramene
时间: 15-02-12 00:00:00
Elsevier ScienceDirect
时间: 15-02-12 00:00:00
Web of Science
时间: 15-02-12 00:00:00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遗传育种团队
时间: 14-12-16 00:00:00
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围绕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挖掘重要基因,研究基因功能,阐明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创制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的水稻新品种。 研究方向 1、  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水稻籼粳杂种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但籼粳亚种间杂种存在半不育、超亲晚熟和株高超亲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为此开展籼粳交杂种不育、抽穗期及株高与株型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作物性状采集平台
时间: 16-09-08 13:12:08
NATURE: Reduc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with an impaired tra...
时间: 16-12-23 00:00:00
    Phosphorus is an important nutrient for crop productivity.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in cereal crops is finally allocated into the grains and is therefore removed at harvest. This
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
时间: 17-07-03 09:22:29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的文章,发现了对水稻“癌症”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当地时间6月29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教授,第一作者为
Bph6 encodes an exocyst-localized protein and confers broad resistance to pla...
时间: 18-01-25 20:52:51
水稻是我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稻飞虱通过口针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对水稻生产安全形成严重威胁。从稻种资源中发掘抗褐飞虱基因,阐明抗虫机理,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是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的首选措施。 该研究组在早期研究中,将水稻资源Swarnalata中的显性抗褐飞虱基因Bph6
统计基因组新方法培训资料
时间: 18-08-06 08:30:18
A selfish genetic element confers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rice
时间: 19-03-29 09:09:20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3/1130 Xiaowen Yu1,*, Zhigang Zhao1,*, Xiaoming Zheng2, Jiawu Zhou3, Weiyi Kong1, Peiran Wang1, Wenting Bai1, Hai Zheng1, Huan Zhang1, Jing Li3, Jiafan
OsSHI1 Regulates Plant Architecture Through Modulating the Transcriptional Ac...
时间: 19-03-29 09:15:06
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2019/03/25/tpc.19.00023.long Erchao Duan, Yihua Wang, Xiaohui Li, Qibing Lin, Ting Zhang, Yupeng Wang, Chunlei Zhou, Huan Zhang, Ling Jiang, Jiulin Wang, Cailin
共有 7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5 页   当前第 4 页